穿山甲沙田亂衝 市民圍觀
昨日(7號)約深夜11時許,有市民在沙田中央公園近沙燕橋單車徑,將單車停泊在一個路壆位置時,發現一頭穿山甲竟在隔鄰的草叢匿藏,惟當牠見到人疑受驚,隨即在草叢中亂竄。市民恐其受傷,報警求助。警員到場圍住穿山甲,以防牠逃出馬路,同時召愛護動物協會人員到場協助,稍後將其帶走檢查,以了解有無受傷。等候期間,有不少市民行經時,對見到穿山甲覺得甚為「新鮮」;部份人更帶著愛犬一同「觀賞」,並無懼怕之色。
翻查資料顯示,穿山甲是鱗甲目的小型哺乳動物,也被稱為「鱗片食蟻獸」。當穿山甲面臨威脅時,身體會捲曲成球狀,鱗片則變成了裝甲。
穿山甲共有八個物種,其中四個物種原產於亞洲,分別為馬來亞、中國、菲律賓和印度穿山甲,另外四種原產非洲,分別是白腹穿山甲、長尾穿山甲、大穿山甲及南非穿山甲。八種穿山甲均被列人《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》(CITES)附錄二,2000年起,三個亞洲穿山甲物種得到CITES野生捕獲個體零出口配額的進一步保護,禁止所有馬來亞、中國和印度穿山甲的商業貿易,而菲律賓穿山甲亦於2007年被列入保護。
快傳媒
Post a Comment